我的网站

SD-WAN究竟比IPsec强多少?

最近我突然发现,有的安全厂家开始把IPsec和SD-WAN进行对比。不过,基本上千篇一律,看个标题就猜到了结尾。无非是在夸自己公司的SD-WAN有多牛,传统的IPsec有多垃圾。

本人其实对SD-WAN一直持有怀疑的态度,作为一名老网工,IPsec VPN可以说再熟悉不过了。

IPsec VPN:
IPSec VPN 简单来说就是采用IPSec协议来实现远程登录的一种VPN技术。IPSec是IETF(Internet Engineer Task Force)制定的安全标准,IPSec协议是一个范围广泛、开放的虚拟专用网安全协议,它提供所有在网络层上的数据保护,提供透明的安全通信。需要指出的是 IPSec是基于网络层的,不能穿越通常的NAT、防火墙。
一句话概括为指采用IPSec协议来实现远程接入的一种VPN技术,在公网上为两个私有网络提供安全通信通道,通过加密通道保证连接的安全。

SD-WAN应该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炒作的概念吧,貌似也是换汤不换药,网上也没有什么相关的技术标准出台。

不过最近实在是闲的没有事情做,刚好看到有人又在说SD-WAN多好多好,我于是决定亲自尝试一下,这个SD-WAN究竟能有什么独到之处?

在尝试之前,我出于工作习惯,还是先上网搜集一些SD-WAN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,正所谓知己知彼。不过看了几天发现好像每个厂家的SD-WAN都不一样,原来这玩意没有固定的标准。

下面是我在百度上看到的SD-WAN 的定义:



原来SD-WAN的定义是这样的,但是看各个厂家的宣传,感觉和百度的这个解释完全不一样。

比如华为的SD-WAN :企业业务智能化和云化加速

比如太一星辰的SD-WAN :云、网络、安全的融合之路

比如深信服的SD-WAN:立体安全,极致体验

比如大河云联的SD-WAN:改变云数据广域互联体验

本指望着看完可以明白,结果越看越懵了。不过,好在我天资聪颖,凭借我20多年的网络运维经验和超越常人的毅力以及天赋凛然的头脑,我终于搞明白了SD-WAN究竟是啥。

在大多数情况下,企业拥有大型MPLS网络,连接着所有分支机构。在所有分支机构增加专线带宽意味着要花费更多钱。而互联网带宽的成本比专线更便宜,所以我们可以使用SD-WAN来降低成本。

SD-WAN使得在分支机构增加带宽变得更加容易,并可在数天内部署完成,而不需要数周来安装MPLS,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。

SD-WAN的厂商分类,可以参考这篇文章:

sdnlab.com/22540.html

不过以上这些厂家的SD-WAN,我都需要花钱才能体验,长期混迹于知乎和B站,我深知白嫖的快乐,花钱是不可能花钱的。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找免费的SD-WAN。

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,终于在网上找到了几家做免费版SD-WAN的公司,不过让我大跌眼镜的是,大部分厂商的SD-WAN居然用的是IPsec VPN,这还有啥可比性。这让我对SD-WAN的能力更加的怀疑。

选择用哪个免费的SD-WAN测试,消耗了我整整半个月的时间。最后选择了一家国外的厂商和一家国内的厂商(防止被投诉,我不就不说具体是哪个厂商了)。选择它们的主要原因,有三个;

1) 免费;

2) 我用过;

3) 一个是标准的IPsecVPN,另一个应该是自己的私有协议

紧接着我马不停蹄地进行了测试,实际上我就想证明一下SD-WAN应该没有网上吹的那么神,整个的测试过程被我一一记录了下来,如下所示:


1. 测试前准备

测试工具采用常见网络性能测试工具Iperf

Iperf可以测试最大TCP和UDP带宽性能,可以根据需要调整,可以报告带宽、延迟抖动和数据包丢失

工具下载:

iperf.fr/iperf-download

下载的Iperf3.exe丢入文件夹C:\Windows\System32,控制台cmd就可以直接使用了

-s创建服务端 -c创建客户端



2. 国内SD-WAN厂商隧道(私有隧道协议)测试

拓扑图:


1、首先设置SD-WAN隧道服务端承载线路


2、设置拨号账号以及分配地址,这一步后续对应客户端需要输入的账号密码来连接服务端


3、设置SD-WAN服务端:

服务器名称“服务端”,映射服务需要用到认证方式选本地认证,地址池选择之前设置好的地址池


4、映射服务端:

选择服务器——“服务端”设置SD-WAN客户端连接SD-WAN服务端需要的端口号


5、到这里SD-WAN服务端就准备好了,接下来设置SD-WAN客户端

①设置客户端承载线路,IP参数对应SD-WAN服务端

②创建SD-WAN客户端拨号线路(认证账号密码)服务端设置的可供拨号的账号

客户端的设置相对来说比较简单

两端准备完毕,开始用Iperf来测试下

DHCP千兆互联线路测试5分钟:

SD-WAN客户端到服务端测试5分钟:

SD-WAN服务端到客户端测试5分钟:

最终结果显示450Mbits/秒左右



3. 国外SD-WAN厂商隧道(IPSecVPN)测试

测试拓扑


· 先是配置IPsec服务端

1、首先开启L2TP服务L2TP Server Enabled


2、设置拨号分配地址(这一步一定不要忘记)


3、设置L2TP模板,选择地址池设置网关(对应地址池配置)


4、设置拨号账号密码

服务类型选择l2tp类型


5、设置IPSec加密模板(复杂了,通常只要对的上Windows支持的就可以)

认证sha1

加密选默认的3des、aes-128、aes-256


策略配置default


安全性模指数也是默认modp1024


配置预共享密钥

注意对端Name相同

策略模板之前设置的default


· 配置好服务端,开始客户端连接

进入Win10系统的VPN设置

填写与服务端设置相同的参数


使用Iperf测试

物理机测试5分钟的结果:


虚拟机测试5分钟的结果:

物理机的测试结果在150Mbits/秒左右,虚拟机35Mbits/秒



4. 测试结果对比

这个测试结果,让我感觉比较奇怪,IPsec的性能低我倒是有预期,但是国内的这家公司用的私有隧道协议,居然可以跑出450Mbits/秒左右着实让我感到差异,我后来又把IPsec的加密模式关闭后,测试结果没有太大的变化。不过这次测试倒是提起了我对SD-WAN的一些兴趣,后面有时间再深入研究下。

发布于 2021-08-26 09:58


此文由 我的网站 编辑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:首页 > 美·奇迹 » SD-WAN究竟比IPsec强多少?

感觉不错很赞哦! ()
分享到:

相关推荐

评论 暂无评论